目前分類:MIDI編曲相關文章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篇雖是較早期的文章,但提供了MIDI音樂製作基本概念,值得一看。

MIDI音樂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它需要什麼東西呢?
音源、編輯軟體、輸入設備是MIDI音樂製作過程中的必備工具。
簡言之,音源就是一個裝了很多音色的東西,我們要聽到音樂就必須靠它提供音色,不同的音源能提供不同的音色。採樣器當然也是音源的一種。


音源好比是一個豐富的礦藏,至於如何利用音源來工作,必須有另一個設備來指揮它,這個設備就是MIDI製作的心臟–Midi編輯器。編輯器的任務就是記錄下編曲者的旨意,實際上就是記錄了音樂的基本要素–速度,節奏,音色,音符的時值等等,這樣在播放的過程中,Midi的驅動程式就會根據其內容指揮音源在什麼時候用什麼音色發多長的音,這樣我們就能聽到一首動聽的歌曲了。

至於輸入設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編輯器的內容也得要人來告訴它呀!為了符合我們原有的演奏習慣,人們製造了許多傳統樂器的MIDI輸入設備,如MIDI鍵盤,MIDI吉它,MIDI吹管,MIDI小提琴等,我們可以按照演奏傳統樂器的方法去演奏它們,而我們的演奏則通過MIDI OUT出口傳送到編輯器,再記錄成音序內容。因此可以這麼說MIDI檔案的內容,實際上就是音序內容,它只是一堆數字而已,大家如果在Cakewalk 的軟體中,打開Event list 所看到的東西,就是MIDI音樂的內容了。
所以MIDI檔案體積是很小的,一般只有幾十KB,很適合在網絡上傳播。

因為MIDI檔案不是以描述聲音的波形為其記錄形式的,所以同樣的一個MIDI檔案在不同的音源上播放效果是不會完全一樣的,因為MIDI的音樂是靠音源發出的,而不同的音效卡或音源卡,音色都不一樣,因此電腦的配備不同,MIDI音樂理所當然播放音質就會有所差異。現在大家從網路上下載的MIDI音樂都可以聽啊,為什麼呢?那完全是靠一個General MIDI(簡稱GM)的標準,通俗地說,GM就是把128種常用樂器和控制器的排列順序,規格化固定化了,例如所有的GM音色庫第001號音色一定是平臺鋼琴,025號音色一定是古典吉他。只要大家都按GM標準製作音樂,使用GM音色庫欣賞MIDI音樂,那麼音色是不會錯亂的,鋼琴還是鋼琴,吉它還是吉
它,只不過各個音源的音色有區別。所以在網上提供的MIDI作品一定要符合GM標準。

下面我們來分別看一下“必備三工具”實際存在形式是怎樣的呢?。
編輯器:分硬體和軟體兩種。最早的是硬體編輯器,我們也常稱它為“編曲機”。它可以是一個獨立的設備,也可以內置於合成器裡。這類編輯器的編輯和修改必須在它的面板上進行,使用很是不方便。編輯軟體當然要安裝在電腦上,如我們常用的Cakewalk就是一個編輯軟體。編輯軟體因為其界面擴大(使用電腦顯示器),功能增強,特別是操作方便,因此獲得了絕大多數音樂製作者的喜愛,說真的,正因為MIDI編輯軟體加入了音樂製作的領域及行列,才使MIDI音樂和電腦聯繫起來,也才使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MIDI製作感興趣。用電腦可以更方便地製作MIDI音樂,於是就產生了“電腦音樂”這個新名詞,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電腦音樂並不是指讓電腦來創造音樂,而是指在MIDI音樂的製作過程中用到了電腦和軟體而已。

音源:也分硬體和軟體件兩種。硬體音源是現在專業MIDI製作不可缺少的設備,因為它可以提供比任何一塊音效卡更好更像真的樂器音色,這些獨立音源基本上是專業人士使用的,如果你只是業餘愛好者,就不一定要添置這類設備,因為現在任何一塊多媒體音效卡上都有一個128種音色的GM音色庫,也就是說:每一塊多媒體音效卡上都有一個MIDI音源,現在的中檔音效卡仍可滿足普通人欣賞和製作MIDI音樂的需要,而且有的音效卡如SBLive之類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另外,還可以使用
軟體音源來代替,軟體音源是隨著電腦的高執行速度而產生的,它們必須安裝在電腦上才能使用。


大家熟悉的軟音源有:Yamaha S-YXG100, Roland VSC88等,(其實它們不是MIDI播放器,它們是如假包換的軟體音源)。以上兩款軟體音源的音色做得相當好,絕不是一般的音效卡能比擬的。採樣器可以算是音源中的一種,它和普通音源不同,普通音源的音色是固定的,而採樣器本身並沒有音色,它有一個存放音色的空間,然後我們就可以使用各種音色光碟,採樣器讀取我們需要的音色內容後把這些音色樣本存入以供使用。採樣器適合與普通音源結合使用,採樣器的音色一定好於普通音源音色。但是我們也不能全靠採樣器來提供音色,一是音色的調用及更改太復雜,二是絕大多數的音色,普通音源已經可以勝任。事實上,採樣器應當是一個自己採樣和製作音色的工具,但是由於這個工作需要很深厚的音色製作基礎和知識,不是所有MIDI音樂製作者都能掌握的,所以使用採樣器自己製作音色的人並不多,再說市場上到處有採樣光碟,各類音色一應俱全,也用不著大家自己去動手吧。

輸入設備:也分軟體和硬體兩種。不過這恐怕是唯一難以用軟體代替的設備了,現在有各類虛擬電子琴和虛擬MIDI鍵盤,包括Cakewalk也內嵌一個Virtual Piano,使用鼠標編點,也有的軟體是用電腦鍵盤彈的,說實在的,虛擬電子琴很難表現MIDI作品的細致性和人性。如果您想要製作出高水準的MIDI作品,輸入設備還是要用midi鍵盤。所以就製作MIDI而言,會鍵盤彈奏真的很重要哦!那麼如果你實在什麼樂器也不會,那只好採用midi編輯軟體獨具的功能:鼠標點擊法來編曲了!!用鼠標點進音符也是輸入音序內容的一種方法啦,不過真的辛苦了一點罷了。


from midi音樂廰

 

mid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SONAR軟體介面裡,MIDI鍵盤無法發出聲音時:

(1)檢查MIDI鍵盤的USB或MIDI線是否接上 ,鍵盤的電源是否打開。


(2)到SONAR / MIDI DEVICE,檢查INPUT是否有選擇/若無選項代表Driver遺失。

1.jpg 

(3)按MIDI錄音,若SONAR上有MIDI記號,則代表MIDI輸入是正常的,表示是AUDIO輸出有問題。

2.jpg 

(4)到View/Synth Rack下,檢查是否為此選項。

3.jpg 

(5)AUDIO設定:至SONAR/OPTION/AUDIO下檢查是否和下圖一樣。

4.jpg 

5.jpg 

6.jpg 

(6)檢查輸出設備(喇叭音量/線是否接好)


版權屬邁可羅數位音樂中心所有

mid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AT IS MIDI ??

 

MIDI是英語Music Instr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縮寫,譯為"音樂設備數位介面"。它是一種電子樂器之間以及電子樂器與電腦之間的統一交流協定。從20世紀80年代初問世至今幾乎已成為電腦音樂的代名詞。


講簡單一點,MIDI就是一種介面,我們使用這個介面,可以把各種數位樂器的"演奏資料"連接起來,好比說吧,MIDI Master Keyboard本身是沒有音源,彈奏也不會發出聲音的,它只是用來傳輸"音符的資料",將它傳入音源器或是電腦音頻器材裡,用這些器材中有對應MIDI 的音源來撥放這些音符資料,如音高,音色,力度.....等等等的資料。


所以,相同的MIDI訊號放到不同的音源介面裡撥放時,出來的聲音都不一樣,MIDI訊號只是負責將這些聲音從音源器裡叫出來,所以它只是一個指示發音的訊號。任何跟MIDI相關的器材,基本上都是可以對應MIDI相關功能的。好比說,一台MIDI Keyboard是用來彈奏MIDI訊號,然後傳進音源器撥放;一支效果器的MIDI踏板可以傳輸MIDI訊號,控制效果器主機的音色切換;一具MIDI 訊號轉換器,可以將吉他的聲音以頻率轉換成MIDI訊號,送至音源合成器撥放。

現在自己製做音樂已是非常方便了,你只需要:


 

☆電腦一台


☆錄音卡一張

☆MIDI鍵盤或電鋼琴

☆喇叭一對
(強烈建議用監聽喇叭。我們的耳朵聽力是要養成的, 在標準環境去聽所有的CD與音樂,慢慢的會讓你有絕對頻率的耳朵,就能混音出好的聲音!
如果我們用不標準的低音喇叭聽久後,會失去判斷高低音的能力,因為你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
用不標準的喇叭做出來的音樂,除了聲音會很難判別頻率間的區隔之外,連殘響的深度都聽不出來!好比說一個視覺設計者若使用有色差的電腦營幕是無法做出好作品的)
 
 
是不是比想像中的簡單許多呢?
版主也是接觸了MIDI數位音樂之後,才發現原來要創作出自己的音樂是可以輕鬆完成的,有了數位音樂介面,隨時可以錄下自己的創意,即便你沒有音樂基礎也能輕易上手。
 
是不是很振奮人心呢?
 
目前市面上的CD幾乎有九成以上是由數位音樂製作完成的,這是個必然的趨勢,許多音樂教師及學生紛紛朝這領域學習。對音樂教師而言,既可進行創作,也能自行製作教學光碟,在自己的教學上更多了附加價值。而富有一堆創意點子的同學更開心了,不需大成本即能做出具個人風格的音樂,我相信對於熱愛音樂的人真是一大福音啊!我是覺得很感動啦~~還好是生在這個年代.............^^

 
好的,今天就先講到這了。
 

有問題想發問?歡迎來信交流:

Mail:  midiarea@gmail.com
MSN:  wantzu298@hotmail.com

mid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NAR在MIDI的輸出通到加上效果器的方法!!

MIDI如何在後台加上效果器?

請看以下圖示:

我們可以在MIDI下方看到一個該樂器的資料夾軌道,我們可以在FX那一欄,按滑鼠的右鍵,加上您想要加的效果器.

FX.jpg

 

 

版權屬邁可羅數位音樂中心所有

mid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聲音(sound) 

聲音的形成,是由一種每秒20到2萬次振動產生的氣壓推動。
這種每秒20到2萬次的振動對空氣會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傳入我們的耳朶之後,會推動耳膜也振動20到2萬次,這種振動便會讓我們聽到聲音,這種所謂的振動,就叫做頻率(frequency) 。

頻率的單位叫Hz(Herz..赫茲),每秒振動20下就叫20赫茲,那麼如果振動低於每秒20下或超過2萬以上呢??其實還是會有頻率產生,只是我們的耳朶,只能聽的見的頻率只在這個範圍裡面。像狗的聽覺範圍是15Hz~5萬Hz,比人類高出許多,貓甚至可以到6萬5千Hz。

了解聲音之後我們就能進一步了解何謂聲音的數位化,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圖,藍色弦波的線條就是所謂聲音。聲音是由X軸頻率(音高),和Y軸振幅(音量)所構成的。如果你有一台示波器,絕大多數的聲音在儀器下看到的都是長這樣,所以我們生活上所有可以聽到的聲音就稱做"音頻訊號(audio Signal)" 。



而音頻訊號有所謂類比(analog)與數位(digital)之分,那麼,該怎麼分??
在數位化還不普及的年代,所有聲音的錄製都是得經過"收音"、"放大"這種過程的,講起來太繁瑣枯燥,簡言之,就是透過像麥克風(MIC,內地稱"話筒",香港叫"米高風") ,這樣的機械器材,將我們所聽到的聲音接收,再儲存成磁氣訊號(像卡式錄音帶Tape) ,要聽的時候使用能讀取這種磁氣訊號的儀器(說了一長串)也就是卡式放音機來讀取,這種時代的聲音處理都是所謂的"類比(analog)"。

而隨著電腦工業的發達,資料的儲存也進入了"數位資料"的時代。是的,重點來了,數位技術問世後,將類比的聲音透過一定的轉換程序將它變成數字化的0與1資料之後,就可以使用更有效率的儲存方式來處理聲音。這就是舊式的卡帶(類比)跟後來的CD(數位),最近已普及的DVD等的差別。這種將類比聲音轉成數位資料而可以儲存的全部過程,都能簡言是數位化。所以我們的CD裡記錄的都只是一堆的0與1的數位資料,經過CD撥放器材將它再還原成我們聽的聲音。

如何數位化將聲音變成0跟1的訊號??
CD的標準數位規格是44.1KHz/16bit 這些數字是什麼意思??
好的,聲音從類比轉成數位是要有一定程序的。請看手繪圖,X軸是頻率,我們在數位化的過程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名詞,一個是"取樣精度(Sample rate)",一個叫"量化位元數(Quzntize bit)"

採樣精度就是指:
在X軸上要用多頻繁的頻率去分析一個波型。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能在X軸上將類比訊號的波型切的越多等分,就表示取樣的精度越細密,那麼可以數位化的資料當然就越多,未來再將數位訊息轉回類比可聽聲音時就會越"接近"原始聲音,看圖中最右的方向小波型,綠色的長條表示,假設我們是用取樣精度只有1 Hz時,數位訊號則會只有一個方波(方波只有0跟1) 。
當然,我們如果只用單單一個0跟1的訊號,無論如何是不可能還原聲音的。而CD的44.1KHz就是說,CD裡存放的數位聲音訊號,是以每秒4萬4千1百多次(還有零頭)的0與1去切割分析的,這個取樣精度,其實已經能讓我們聽到"有點接近"原音的聲音了!!

而所謂量化位元數Quantize bit是指:在每個切割分析的數位資料中,加入對"音量變化"的資料。當然,位元數越高,表示能聽到的音量變化越大,聲音自然越真實。上面假設的取樣精度1 Hz,量子化位元也只有1個階,所以聽起來將是一個沒有任何音量變化的聲音。


本文資料參考旋律工房

midi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